2K 螢幕解像度已足夠? 劍橋大學研究指 4K、8K 無分別

Author:

Published:

- 廣告 -

到底電視和電腦顯示器的解像度多少才足夠?是否越高就越好?現今主流的電視機解像度都是以 4K 為主,但有研究指出,超過 2K 解像度,看起來其實分別不大。

據《The Gauardian Labs》報道,英國劍橋大學與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共同研究發現,對於普通大小的客廳而言,4K 和 8K 螢幕,與電腦顯示器以及筆記簿電腦常用的 2K 螢幕比較,沒有明顯優勢。這原因是與人們的眼睛對清晰度解讀有關。

研究的第一作者、劍橋大學的馬裡哈·阿什拉夫博士 (Dr Maliha Ashraf) 在《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發表文章,指出 「在一定的距離下,增加多少像素都沒用,甚至變成一種浪費,因為你的眼睛樓根本無法察覺得到。」

- 廣告 -

報告中,主要是研究人類眼晴對分辨率的極限,團隊使用一台 27 吋 4K 顯示器,安裝在一個可移動的籠子之中,可以靠近或遠離觀看,及以 18 個有正常視力或佩戴眼鏡後有正常視力的人士進行測試。 測試播放兩種類型的影像,一種是包含一個像素的黑白,紅綠,或黃紫垂直線條;另一種影像只是一塊普通的灰色板。然後,參與者會被要求指出哪些圖像包含這些線條。

測試以一隻 27 吋 4K 顯示器,調節到不同距離,讓參與者觀看指定影像。

研究人員發現,人眼能夠分辨的影像細節比人們的認知為多,雖然理論上人眼可以區分出「每度 60 像素 (PPD)」,但實際人眼直視的灰階影像,平均解析度有 94 PPD,而紅色和綠色圖案的平均解析度為 89 PPD,黃色和紫色圖案的平均解析度則較低,為 53 PPD。

另一個實驗中,12 名參與者分別在黑色背景上看到白色文本,距離也各有不同,並被要求指出文本何時看起來與清晰文本一樣清楚。

按研究結果,建議屏幕大小,與觀看距離,決定電視或顯示器的解像度,一般而言,常見的 65 吋 4K電視,適合 2 -3 米覲看距離使用,但如果同樣距離,觀看 44 吋屏幕的話,4K還 是 2.5K 解像度的分別難以用肉眼分辨。而 27 吋顯示器,如果一般在書桌上使用,0.7- 1 米距離,用上 4K 甚至 5K 顯示器也不為過。

兩項研究的結論發現,人類眼睛的辨析度雖然比以往的認知高,但也有一定極限,多於 100 PPD 基本上就看不到分別,這與屏幕尺吋、解像度,以及觀看距離成正比的變化,觀看距離越短、屏幕越細,就越不用追求高解像度。

劍橋大學的網頁上,還有為今次研究開發了一個免費的 PPD計算器,大家可以在購買電視或顯示器前,計算一下最適合自己的解像度。

按此連結: 劍橋大學屏幕解像度計算器

- 廣告 -
Lawrence
Lawrence
《PCM》創刊編輯, 見證電腦由 Monochrome 到 3D,9.6Kbps 撥號到 5G 無線上網年代,DIY、攝影、影音、手機樣樣啱玩。
- 廣告 -

Related Articles

- 廣告 -

Recent Articles

- 廣告 -

最新影片

-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