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in Life】交流學習有助知識增長

Author:

Published:

- 廣告 -

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文化交流已成為促進知識增長的重要途徑。早前,有幸與前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先生一同參加東華三院新界西聯校的閱讀活動,並隨團前往廣州和珠海為同學們提供天文、氣象、地區資訊、歷史故事和古今 STEM 知識。在這次交流中,老師和同學們深刻體會到文化交流的多重好處。


第一站是「鍾書閣」,這座圖書館以其獨特的螺旋樓梯聞名,每個梯級間都放置著書籍,讓人倍感書香氣息。這樣的設計不僅吸引了人們的視覺,還讓大家聯想到 STEM 領域中的幾何學和材料科學。樓梯的設計考慮到人體工程學,充分展現了藝術與功能的完美結合。

在「鍾書閣」,同學們接觸到多個學科的書籍,包括心理學、天文學和地理等,這些知識的交織讓他們意識到文化交流能拓展視野,激發更多的創造力。設計師在創建這特別的空間時,必須深入理解材料的性質和光影效果,這個過程中已包含著多元 STEM 知識的應用。

- 廣告 -

沙面島的建築之美

第二站來到了廣州的「沙面島」,這裡的建築令同學們驚艷不已。基督教沙面會堂和露德聖母堂等建築,不僅是文化的象徵,更是歷史的見證。

基督教沙面會堂
露德聖母堂

透過這些建築,大家能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這讓同學們對建築設計的複雜性有了更深的理解。沙面會堂的哥特式建築風格展現了精湛的工藝,而台灣銀行的古典風格則象徵著經濟交流的歷史。

沙面會堂內的特式建築風格
台灣銀行廣州分行舊址

這些建築背後的故事,讓同學們意識到文化與歷史的深厚連結,也激發了大家對建築工程和設計方面的興趣。

成為城市地標的廣州塔

在廣州塔,令同學們親身體驗了高科技建築的震撼。這座高達 400 多米的電視塔,以其獨特的扭曲設計和燈光效果吸引了無數遊客。

站在觀景台上,俯瞰城市的繁華,大家驚嘆於廣州的活力與創新。

廣州塔的設計考慮了風力和地震等自然因素,這是 STEM 知識的實際應用。設計師在建造中運用了高強度鋼材和複雜的幾何學原理,確保了建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讓大家明白科技不僅能改變城市的面貌,還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

- 廣告 -

從古物學 STEM

在南越王墓博物館,許多古代文物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銅掛鈎的設計巧妙,展示了古人的智慧;而犀角形玉杯則是工藝的結晶。

銅掛鈎
犀角形玉杯
铜承盘高足玉杯

這些文物背後的歷史故事,讓同學們更加理解文化的深度與多樣性,並激發了對歷史和古代科技的興趣。

參觀過程中,同學們對古代技術的精湛感到驚訝,這些文物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這使大家意識到,文化交流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歷史,並從中汲取靈感,推動現代科技的發展。

絲縷玉衣

北斗衛星的探索與啟發

在珠海的行程中,同學們參加了創新方航天課程,學習有關北斗衛星的知識。「北斗衛星系統」不僅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導航系統,更是科技創新的代表。

通過這次學習,大家清晰地了解北斗的多重功能,包括即時導航和通訊等,這些技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

這次課程讓同學們更明白航天科技與生活息息相關,並激勵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繼續探索這一領域。北斗衛星的成功,正是中國在科技領域影響力的體現,讓大家感到自豪。

這次的廣州與珠海學習交流團,不僅讓同學們體驗到文化的魅力,還透過實地參觀和互動學習,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更好地掌握這些概念。在交流中,探討了歷史故事如何影響現代科技的發展,許多古代的科學原理和技術至今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總結

這次的廣州與珠海學習交流團,不僅讓同學們體驗到文化的魅力,還透過實地參觀和互動學習,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更好地掌握這些概念。在交流中,探討了歷史故事如何影響現代科技的發展,許多古代的科學原理和技術至今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這種歷史與科技的交融,讓同學們意識到知識的連續性和重要性。文化交流能夠促進互相學習,激發創造力,並推動知識的增長。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這類活動,讓我們持續學習與成長。


STEM Sir 參與創作的 STEM 科普漫畫 — 《STEM 少年偵探團》第 5 期最終回,以及全新作品 《STEM A+特攻》第 2 期經已出版,歡迎到各大書店,或 Playit.hk 網店購買。

- 廣告 -
STEM Sir 鄧文瀚
STEM Sir 鄧文瀚
現任香港大學及香港教育大學客席講師,亦曾任香港浸會大學客席講師,早年任教小學 獲選為傑出 IT 教師獎教師。現任亞洲兒童教育協會名譽會長、香港小童群益會創意社 區中心STEM 教育顧問、兒童脊科基金會董事會教育顧問。 歷任多季 ViuTV 兒童節目《STEM 精讀班》主持,節目獲得由新加坡媒體發展管理局(IMDA)主辦的亞洲學院創意獎(Asian Academy Creative Awards)香港區最佳兒童節目。現於 NowTV《STEM 獎勵計劃》擔任顧問。曾於 TVB 兒童節目《ThinkBig 天地》的《STEM出創意》任嘉賓主持。 近期嘗試多項跨界合作,推動香港 STEM 發展,擔任科普漫畫《STEM 少年偵探團》、《STEM A+ 特攻》、《CMS 天文調查隊》總監修及著作《玩轉 STEM.拆解 12 款玩具的科學原理》、《STEM 嘉年華.發掘遊樂場中的趣味科學》及《兒童地方誌》。2024 年獲選第 21 屆「十本好讀」小學生最愛作家。
- 廣告 -

Related Articles

- 廣告 -

Recent Articles

- 廣告 -

最新影片

-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