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 Head-Fi 之選・海洋之聲 Jomo Audio Nautic Gleam 三單元架構可換插耳機

Author:

Published:

best performance badge

簡評

一般發燒級的多單元耳機,動輒都要開價近五位數,而  Nautic Gleam  無論造工及音色表現都是上乘之作,但價錢比起上代的 Nautilus 還要便宜,售價僅 $3,980。如果一些入門級發燒耳機未能滿足到你,Nautic Gleam 會是不錯的進階選擇。



  • 造工精緻
  • 售價僅 $3,980,相當超值
  • 三款可更換插頭,可配合不同設備使用

  • 使用三單元架構,耳機體積略大。
- 廣告 -

Jomo Audio 在去年的高級影音展中帶來以科幻小說《海底兩萬哩》中的鸚鵡螺號為概念的 Nautilus,耳機無論外觀和音色都令人印象深刻,今次全新的 Nautic Gleam(夜光輝號) 同樣以海洋為主題,不過就以燈塔為設計概念,配合平板、動圈及動鐵的混合式三單元架構,相信能滿足進階 Head-Fi 迷對音色的追求。

去年的 Nautilus 特別以鍍金黃銅配合貝殼點綴,來營造有如潛水艇的感覺。而今次的 Nautic Gleam(夜光輝號)則以大海中的燈塔作為概念,機殼以偏向沉實的藍色為主調,本體採用五軸 CNC 精密加工鋁合金製造,表面以精緻噴砂與陽極氧化處理,殼體更刻有一圈立體海浪圖案。至於耳機的飾面則以放射狀鐳射鏤空圖案,配合天然藍色貝母裝飾層,折射出如海面的光影效果,和 Nautilus 的海洋美學互相呼應。

今次的 Nautic Gleam(夜光輝號)則以大海中的燈塔作為概念,機殼以偏向沉實的藍色為主調,本體採用五軸 CNC 精密加工鋁合金製造,表面以精緻噴砂與陽極氧化處理,殼體更刻有一圈立體海浪圖案。

聲學架構方面, Nautic Gleam(夜光輝號)採用了平板、動圈及動鐵的混合式三單元架構。包括採用高剛性鑽石類碳振膜(Diamond-Like Carbon) 塗層的 10mm 動圈單元,能提供更深潛、更有力的低頻。

- 廣告 -
Nautic Gleam(夜光輝號)採用了平板、動圈及動鐵的混合式三單元架構。

6mm Nano 平板磁單元,這是將上代 Nautilus 使用平板單元,配置在非對稱同軸聲學腔體(Asymmetrical Coaxial Acoustic Chamber) 之中,並將高頻與低頻分離到獨立導音管道,避免相互干擾,讓高頻更通透、低頻更扎實。 

無導管式動鐵單元,會將單元安裝在耳機導音管最前端位置,官方指這樣的設計能讓聲音能在接近零距離下傳送到耳道。可以令聲場更開揚,中高頻表現更自然、人聲更真實。
無導管式動鐵單元,會將單元安裝在耳機導音管最前端位置,官方指這樣的設計能讓聲音能在接近零距離下傳送到耳道。可以令聲場更開揚,中高頻表現更自然、人聲更真實。

最後是無導管式動鐵單元,會將單元安裝在耳機導音管最前端位置,官方指這樣的設計能讓聲音能在接近零距離下傳送到耳道。可以令聲場更開揚,中高頻表現更自然、人聲更真實。

內部的走線亦由傳統 OFC 鍍銀線材升級為 6N 單晶銀機內接線(Internal Wiring),令聲音純淨及通透。

為配合不同的播放設備,Nautic Gleam 配備了全新的可更換插頭設計,並附送三款插頭,包括 3.5mm 標準耳機插、4.4mm 高階播放器專用的耳機插,還有能直連手機及電腦的 USB Type-C 插。

我們試用 Nautic Gleam  試聽 m-flo loves ZICO,eill 的《EKO EKO》、BENI 翻唱山下達郎的《Ride on Time》與及久保田利伸的《諸行無常》,三首作品分別為電音、CityPop 及 R&B 風格的作品。可以清楚感受到在三單元的協作下,中頻人聲清晰自然,埋身得來不會有壓抑感。而低頻沉厚但層次感豐富,真的喜出望外。而平板單元負責的高頻部份,可用敏銳而細膩來形容,發揮得恰度好處。

一般發燒級的多單元耳機,動輒都要開價近五位數,而 Nautic Gleam 無論造工及音色表現都是上乘之作,但價錢比起上代的 Nautilus 還要便宜,售價僅 $3,980。如果一些入門級發燒耳機未能滿足到你,Nautic Gleam 會是不錯的進階選擇。

- 廣告 -
- 廣告 -

Related Articles

- 廣告 -

Recent Articles

- 廣告 -

最新影片

-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