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 (Cisco) 公布最新《2025 人工智能準備度指數》,揭示香港企業的 AI 準備度繼續顯著落後:只有 2% 本地企業被分類為「AI 領導者」(Pacesetters),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包括基建項目、AI 代理和 AI 架構債務。

思科的研究走訪全球 30 個市場、26 個行業逾 8,000 名 AI 決策者,報告將企業歸類成 4 個:領導者、部署者、追隨者和落後者。在香港接受調查的企業中,僅 2% 受訪企業具備領導者特質,而全球平均為 13%。該報告已連續發表 3 年,根據追蹤的數據發現,「領導者」將 AI 邁向實際應用的可能性為其他企業的 10 倍,並高出 80% 機會獲得實際成效。
不過,香港企業的基礎項目明顯落後全球:僅 24% 有將 AI 增長和複雜度納入網絡設計考慮。調查指出,本地企業計劃部署 AI 代理(AI Agents)的比例達 71%,屬較高水平,但預期未來一年內能正式投入與員工協作的僅約 32%。關鍵挑戰在於網絡與安全架構的支援能力:有 40% 受訪者坦言現有網絡難以應對複雜數據量,只有 6% 人認為其系統具備良好靈活性。
思科全球總裁兼首席產品總監 Jeetu Patel 提醒,AI 正逐步從「被動回應」走向「自動執行任務」,代表市場競爭將從應用層轉向基礎架構層。率先建立穩健AI架構的企業,在效率、創新或競爭優勢都愈見突出。
調查也指出「AI 架構債務」(Architecture Debt)的風險:部分企業因升級滯後或投入資源不足,累積技術負擔。有38%本地受訪者預期未來三年工作負載將增加三成,68%難以集中管理數據,僅14%稱所擁有的GPU運算資源達到穩健水準。
報告為本地企業帶來的重點:AI 代理系統和自主 AI 推動企業邁向持續運算新時代,調查證明準備度能夠創造價值,而AI準備最充分的企業將為同業樹立標桿。
思科《2025 人工智能準備度指數》 報告
https://www.cisco.com/2025-m10/docu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