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MIT 發表新技術 混凝土牆變儲能電池

Author:

Published:

- 廣告 -

一些住在市郊的朋友,都可能想過安裝太陽能板,認為長遠來說就能省下電費開支,但往往會忽略了有效的儲能方案,目前傳統儲能裝置多依賴鋰電池、鉛酸電池等等。雖然能量密度較高,但成本亦相對高昂,電池壽命和安全性亦受到質疑。最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發表全新導電子碳混凝土技術(ec³, electron-conducting carbon concrete,諗作 ec-cube),其能量儲存密度提升近 10 倍。只要 5 立方米的導電子碳混凝土材料,就提供一個家庭一天的所需用電。

MIT 展示的導電子碳混凝土 (ec³) 同時具備承重與儲能能力。
MIT 展示的導電子碳混凝土 (ec³) 同時具備承重與儲能能力。

導電子碳混凝土 (ec³) 是採用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以靜電作用儲能技術,超級電容具有充放電快、循環壽命長、安全性高等優勢,而 MIT 的 ec³ 則是將「超級電容」加入混凝土之中,讓混凝土結構能同時具備承重與儲能功能,不過由於能量密度偏低,要相當大面積的混凝土牆才能提供足夠的電量。為提高儲能效果,MIT 的研究團隊將「季銨鹽」(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與「乙腈」(acetonitrile)結合的有機電解質混入混凝土並形成的導電網絡,能大幅提升儲能效率,平均 1 立方米的 ec³ 導電子碳混凝土可儲存逾 2kWh,約等於一台雪櫃一天的使用的電量。

不過目前  ec³  導電子碳混凝土仍有其不足,例於要相當大的面積的混凝土牆才能提供足夠的電量。另外,研究團隊亦發現 ec³  導電子碳混凝土結構在承受額外載荷,例如面對強風吹襲時,電力輸出會出現波動,仍需進一步進行改良。但 MIT 相信 ec³ 導電子碳混凝土結構能兼顧結構與儲能,可望應用於建築上,為能源轉型提供全新的解決方案。

- 廣告 -

新聞來源:MIT news

- 廣告 -
- 廣告 -

Related Articles

- 廣告 -

Recent Articles

- 廣告 -

最新影片

- 廣告 -